書的作者是誰呢? 就是下面這位老鐵
蘋果公司創意總監,與喬布斯共事過17年的廣告人西格爾。 大家為他雙擊666走一波。
整本書貫穿一條主線就是蘋果公司如何運用簡潔的。喬布斯曾說過這么一句話:一旦你做到了簡潔,你將無所不能! 喬布斯為什么敢吹這個牛逼呢? 因為喜歡簡潔是人性的本質,人人都喜歡簡潔的東西,討厭復雜繁瑣的事物。
蘋果公司的市值連續多年全球第一,再還一度超過中國五家資產最大銀行的市值總和。可見其牛逼……
蘋果公司一直將簡潔做為公司的核心價值觀。從產品開發到產品命名,從賣點策劃到官網設計,從廣告拍攝到線下的蘋果體驗店,簡潔始終貫穿其中。
蘋果iphone出現后,橫掃了智能手機市場,蘋果將鍵盤精簡到了極致,只有一個home鍵。1是最簡潔的數字,蘋果手機初期版本底端用了3個鍵,也是現在安卓手機常見的類型,但是蘋果還是選擇了簡潔,因為3比1多。
從產品開發來說,蘋果是所有科技類公司產品線最少的…MAC就那種幾種型號,iPhone一年才出一款。蘋果每款產品都有存在的理由,而且都有上乘的質量。而更多的同類公司比如惠普、戴爾等等都有幾十種機型選擇。
很多公司都希望抓住每一個品類,賣出更多的貨,顧客是需要選擇,但是當選擇太多的時候就會產生購買焦慮,甚至會懷疑自己是否買到正確的產品。
另外蘋果的產品名稱也是一如既往的簡潔,iPhone,iMac,Mac pro,都是極簡的詞匯,并且保持極強的一致性。每年推出新的手機,蘋果都會沿用iPhone這個名稱不變,包括電腦也是如此。大家想想很多國產品牌起的名字,聯想小新系列,小Y系列等等等,包括很多國產手機都是各種名稱,消費者無法產生長期印象。
蘋果商店也是將簡潔發揮到了極致,精簡到只有產品本身,只擺放人們需要的東西,從來不給商品之外的東西留有余地。
喬布斯把簡潔奉為蘋果發展的基石去看待,但是他自己也有犯錯的時候。
有一次關蘋果電腦的文案內容討論時,喬布斯認為新品需要描述的賣點有四五處,畢竟在喬布斯眼里每一處賣點都是他用心打磨的結果,其實這也是電商人的通病。但是創意團隊負責人認為只描述關鍵特性,效果會更佳。
幾次辯論之后,喬布斯依然堅持自己。
這個時候創意團隊的負責人李在記事本上撕下了五張紙,并且揉捏成五個紙球。
“喬布斯,接住”。李將一個紙球拋向喬布斯。喬布斯輕松接住。
然后這家伙將五個紙球同時仍向喬布斯,結果喬布斯一個也沒接住,紙團全掉在地上。
這個例子很好證明了,你越是希望人們獲得的信息越多,顧客能記住的就越少。如果你想要有一個好理由讓顧客購買你的產品,就應該選擇最引人注目的功能,并且展示出來。
比如大家一想到安全性的車,就能聯想到沃爾沃一樣,這已經嵌入到用戶心智里,假如沃爾沃又安全,又運動,又商務,又豪華舒適,你認為沃爾沃還是沃爾沃嗎?好比怕上火喝王老吉,王老吉又提神,又有營養,又補鈣,又活血化瘀……這尼瑪是啥玩意…你會買嗎,你能記得住嗎?
當你想展示一個或者一個以上事物的時候,你就有可能分散別人的注意力—無論你的受眾是客戶還是同事,無論是誰都希望別人記住越多越好,但是信息越多,別人就難以記住,這就跟背誦課文一樣…字越多越難記。
除了信息要精簡之外,還要學會說人話。蘋果沒有把ipod描述成5GB內存,185克重的音樂播放器,而是說可以把1000首歌裝進你的口袋里。這才是人類正常的交流方式,而不是冷冰冰的規格和數據。
下面這個圖是我上班時候做電梯拍的電梯廣告
我覺的左邊小米的海報就很好的詮釋了簡潔的力量,文案很簡潔就4個字“拍人更美”,因為字少所以可以放的特別大,對你的視覺沖擊力也更強,印象更深。反觀金立的手機海報主文案6個字“四攝拍照更美”,而且文案上端的金立S10 字體大小與下面的文案差不多,使人感覺是一個層級的文案這樣的話加起來就是9個字…2個海報放在一起對比,文案在腦海中留下的印象顯然小米更勝一籌。這就是簡潔的力量。
下面這個圖更好的體現了簡潔的力量…
其實看了這本書之后,發現書里很多內容與小米那本《參與感》有很多內容相同之處,說明小米學習到了很多蘋果的精華并且實踐的很成功。
做設計有時候需要敢于承認責任和面對對未知的勇氣,我之前分享過很多案例無論好壞,都會有負面聲音,但是你們要知道無論你做什么事都有人會去反對,一定要堅定你內心所想,想好了一定要去試試。
一定要聽從你心底的直覺。有時候嘗試新事物是需要巨大的勇氣。不要拿運營和老板的反對做擋箭牌,做為你止步于現狀的借口。新的想法是需要突破重重障礙的,一開始可能很難,你需要嘗試很多次,只要你堅持探索,你總會找到屬于自己的路。